2016年7月30日星期六

談糞

最近看了唐諾所作的《文字的故事》
第126頁提到上大號的種種“典故”
既然是日常之事,不妨來瞭解瞭解






如上圖所示,“糞”是個相當別致生動的字
由第一個字,我們可以看出下面一雙手,捧著畚箕清理,有的還拿掃帚!
至於清理什麽我是看不出來,起初應是“清掃”的意思
衹是經過後來的演變成了“糞”字,即咱們指的大便
的確,吃了“米”飯,化作便便,在“田”里方便(還能化肥,一屎二鳥)
這是美麗的錯誤,但也是挺有趣的解讀及聯想

真的意指臭臭的——“屎”
人家才是正港的排泄物
正名一下,咱們“屎”原本是長這副摸樣的

一個“人”在稀里嘩啦地拉屎
非常寫實,衹是爲何要扎馬步如厠呢?會濺得到處都是吧

另外順帶一提
既然是從後面排泄,前面的呢?
尿,其實就是換種方式罷了(右圖)
站著小便的人,
女性主義者也許會不太高興




言歸正傳,那爲何原意是清掃的“糞”
如今會跟“屎”扯上關係呢?

是由於故事的上流社會認爲成天把“屎”挂在嘴邊,不太禮貌也不文雅
於是改口,委婉地說:“就是那些你每天都要費心清掃的髒東西嘛”
久而久之,“糞”的原始含義被轉注了,之後跟“屎”并排坐,再也無分別了
隨後也有改用地點代稱“如厠”
表示完事后身心舒暢的“方便”
還有“解手”、“出恭”(古代科舉開始設有“出恭入敬”牌,考生上厠所需得領牌)......
《蠟筆小新》里百貨公司托兒中心的暗語“去十號”也有異曲同工之妙
就好像“跑三點半”(去銀行)一樣

華人做事就是含蓄些,有些事不宜直説
劉墉也認爲:“錯綜複雜的人際關係里,太直反而會造成傷害啊。”
所以就得拐個彎,旁敲側擊
就比如魚水之歡、交合、行房、做人、雲雨、入巷、炒飯用以表示性愛
駕鶴歸西、仙逝、去世、往生、與世長辭、永訣、翹辮子、蒙主召喚、駕返瑤池指死亡

當然,現代化且易懂的還有——“那個”
我記得小S蠻常用的,比如:你很那個耶!
有時候詞窮、遇到一個難以形容的情況、感受、人事物等等
“那個”能概括全部
聽的人也心領神會,但必須是有參與其中的才能瞭解
否則突然“那個”,也沒人懂
但無疑是最佳代名詞

2016年7月29日星期五

《Sepet》 單眼皮

這是馬來西亞著名導演雅思敏阿莫(Yasmin Ahmad)2005年的作品——《Sepet》( 單眼皮)

這是一個華人男子愛上回教馬來女子的故事,sepet指就是片中男主角的單眼皮。有一幕演到Orked跟朋友的男朋友吵了起來,對方譏諷她竟然去喜歡一個“單眼皮”小眼睛的華人Jason。Orked不甘示弱,批評對方崇洋媚外,長了一副外國人樣,英文卻不及格。以前峇峇娘惹也是異族通婚,爲什麽現在更人類文明了,卻抱著異樣眼光看待異族之間的愛情,反倒變得更保守封建?男女主角的母親思想開放,樂見Orkeh和Jason在一起。男主角爸爸殘疾脾氣暴躁也貌似不知情,而女主角爸爸則不太認同至終也認爲他們不適合。

可見,談戀愛本來就不是兩個人的事,是兩個家族,兩個民族的事,尤其難得修成正果的時候,談婚論嫁顧慮的更多。導演由“單眼皮”開始,從人對外表的偏好,到膚色、種族的差異,乃至民族和宗教的區別,藉由愛情故事,表現了馬來西亞獨有的多元文化特性(卻往往成了阻礙)。Orked家裏從小愛看港劇和華人電影,自己也會説上幾句廣東話,讓Jason朋友初見她時感到驚訝。一開始朋友也不怎麽同意Jason跟馬來人交往,但之後卻越發欣賞Orked。

《Sepet》是一部非常有馬來西亞味道的電影,片中每個角色至少説了三四種語言以上。同時也可感受導演的幽默和揶揄。Orked跟Jason朋友交談中,説到衆人對華人和馬來人的刻板印象。

朋友:“并不是所有馬來人都懶散嘛。”
女主角回道:“That's where you were wrong. All of them (Malays) are lazy.”
*後來大馬在位最久的歷任首相馬哈迪也説了一樣的話。

還有一次是接近尾聲的地方,Orked考獲5A得到了獎學金,Kak Yam(女傭,女主角説過不可以用“servant”這個詞,尤其在媽媽面前,可見對Kak Yam的重視和愛護,更是尊重)淡淡地說:“Jason當初拿了7A。”
當中涉及到馬來西亞政府的種種行爲,政策及福利,皆出自于幫助馬來人(基本上是偏袒和包庇),如在大學和公司機構實施種族配額固打制,造成一定程度的不公平差別待遇,影射馬國政府與當權者。

雅思敏導演的作品中都會融入這些馬來西亞的民族特色,强調各族和睦共處,各族文化瞭解及交流,創造和諧的馬來西亞。個人覺得“多元民族和諧共存”的議題,是大馬電影圈能活用的題材,畢竟我們就是以此聞名,而且是我們獨有的。200年的國油廣告也邀雅思敏導演執導,拍了《Percintaan Tan Hong Ming》《How do you spell Dinosaur?》元素都離不開民族團結,友情和愛情,也都是雅思敏導演下的一番苦心。

可惜一位好導演已離世。

好幾年沒看Malay Movie咯。




2016年7月25日星期一

好文分享

Evil Plans written by Hugh MacLeod

Some of Cindi's twentysomething peers raised their eyebrows a little bit, though. "Going back to waitressing? Isn't that a BACKWARDS career move?" they said.

NO, it isn't, actually, She's still young and what she's doing is consistent with what she wants to do long-term. There's no disgrace in waiting table if it's part of a long-term strategy. If she were just doing it because she had no earthly clue what else to do with her life, that would be different. But she is not. 

A motivating quote, isn't it?

Cindi used to be an ad agency in kinda design firm, which wouldn't grow anymore. The boss is suck. She loved her job, but no more. There is no reason for her to stay, so she decided to quit. Started doing something that she likes to and always wants to - work with some potential design clients, simply get a better offer and paid. Why not?

Two lessons I learnt from Cindi:
1) Never work for a company/ boss who don't appreciate your hard work and sacrifice. You deserve better.
2) Never too late to do your own thing that you love.

To me, a tutor (won't use the word "teacher") before. Now, it seems like "drifting down" and moving backwards to be a waiter? 

It's not. it's just part of my long-term Evil Plan.     

2016年7月21日星期四

《XXY》我是女生,也是男生


鮮少接觸到阿根廷的電影,這一部卻也值得一看。

一個15歲的女生,同時有著兩種生殖器官。在意識到有所謂的男女之分后,開始對自己的性別和性取向感到困惑。

女孩一出生,父母便在討論要怎麽辦。想生女兒的媽媽表示:動手術把陰莖切除,以女性的身份活著。這讓我想起《霸王別姬》里,程蝶衣小時候被送入梨園時也因“多餘”的手指,遭到拒絕,後來母親忍痛割去手指,程蝶衣方能加入戲班,也因其斯文秀氣的外表得以出演旦角。前後兩者都被迫接受“女兒身”,一個在戲外,一個在戲裏。

而女孩的爸爸當初阻止給還是嬰兒的她動變性手術,要讓女孩自己選擇性別。但媽媽還是讓她服用了一些抑制雄性荷爾蒙的藥物,避免女孩身上出現男性生理特徵,至少在外人眼裏看來還不是太怪。媽媽的期許還是希望她做回“女兒”。之後找來當整形醫師的朋友到家裏,想要談談爲女兒動手術的事。媽媽在戲中顯得很積極,一方面是出於對孩子的母愛,不希望看到孩子繼續爲性別所苦,另一方面也是想滿足自己的期待。是當時醫療科技的緣故,切除陰莖比移除陰道,風險更低更簡單省事,還是在世人的觀念里,同時有著兩種生殖器官,陰莖便是多餘的?

這時,整形醫師的兒子也一起跟過來。他的出現,并沒有讓女孩產生情愫,或想要“恢復女兒身”跟他交往,反而激起了女孩心中壓抑已久的“男性”。過不久兩個人就發生了性關係,還被女孩爸爸撞見。前戲中女孩說自己“什麽都沒有”(可能因爲女孩傳統上認爲男生都喜歡胸部大、身材好的女生,自己卻不是,而且自認爲是雌雄同體的怪人)。

妙的是男生回答:“我喜歡”。這句話可以被解讀爲:女孩沒有的女性特徵,對我來説不重要,我喜歡的是女孩沒有的(男性特徵),可見男孩的性取向很大程度是同性。而戲中男孩爸爸在離開時也提過:你不想離開這裏的原因是不是因爲你喜歡上了女孩(女主角),這是好事,我還擔心你是同性戀呢!但他爸爸不知道的是,那時候的性愛,他是“受”的角色,女孩才是“攻'(女孩停止吃藥后開始變得男性化,也間接表明自己想做的是“男性”)。經歷一度的内心掙扎與矛盾后,男孩隨後也認同這種方式,向女孩坦言自己很喜歡。

整部戲中,女孩和男孩都是世人眼皮子下,無奈不幸的悲劇人物。女孩同時擁有“男性”和“女性”的身份,她其實擁有更多自主選擇權,決定自己的性別。而男孩打從一開始就是男性,他是被迫接受成爲男生的。

看似公平的,其實也不公平。

2016年7月15日星期五

數學題

7月的薪資計算:
37小時x120元=4,440元

老闆給了我4,500元,要我給他100元找零
然後給找了我60元

一開始也沒想太多
但仔細想來
好奇是怎麽算的,爲什麽老闆會找我60元?
40元到底是什麽?

假設我原有100
100+4440=最終我應該要有4540

可是實際上,我拿了老闆的4500和找的60元
加起來是4560,
欸!多的20元哪兒來的?

思前想後、左思右想

應是挺簡單的一道數學題
竟折騰了我近二十個小時
卻還沒搞懂
我太擅長複雜化了

或者,難道是老闆算錯?

2016年7月7日星期四

《ME BEFORE YOU》人性化的羅曼蒂克






















ME BEFORE YOU》(遇見你之前)


              一個充滿希望與活力的英國小鎮的女孩露易莎,熱衷於她小小的生活圈,但時運不濟,她家境不好,學歷不高又剛失去一份端盤子的餐廳工作,需錢孔急的她無法拒絕地接下一份並不適合她、需要細心與專業技巧的工作:照顧一名四肢癱瘓的病人。

  到了病人家中,她才發現要負責照料一名因為車禍導致全身癱瘓的年輕人威廉崔納。威廉年輕英俊,學養豐富又多金,卻因為這場車禍讓他一蹶不振,變得自暴自棄又憤世嫉俗;生性樂觀的露易莎決定讓他看見人生值得活下去的每一個美好面向,為了讓威廉重新展開笑顏,露易莎使出渾身解數,兩人都因此得到出乎意料的收穫,重新找到人生與心靈的歸屬,而這個改變是兩人始料未及的.....

多虧臉書,我才有機會看這部很多人推薦的電影。之後,我上網去看其他人的評語,一些人表示:這很賺人熱淚。一位看護如何讓決定安樂死的殘疾者重拾對生命的熱忱,這部分電影會交代,且看畫面比看文字更有趣生動,在下就省省篇幅了。

老實説,在看《ME BEFORE YOU》的同時,我一直很納悶。女主角名花有主,還跟現任男朋友約好假期旅行。雖然觀衆也看得出來,衹有對極限運動興致勃勃的男朋友期待假期的來臨,女主角聽到行程根本提不起勁,男方很顯然沒發覺女方不擅長也不喜歡這類運動。這點足以解釋,爲何兩人會越走越遠:女方追不上男方的步調,男方回過頭卻不見女方蹤影,前者失落,後者失望。

再説,女主角作爲照料男主角的看護,多數時候都是逾距越界的,亦即做得太多了。這原是愛情故事,講述的愛情卻不是女主角跟她男朋友的,而是看護和病人的(男女主角),也就是,女主角的“戀愛對象”,不是戲中的男友,而是自己照顧的病人。至始至終,女主角沒有分手,一邊跟現任男友交往,另一廂跟病人接吻。抑或,在開放的國度,一個親吻,一夜同床,其實不代表什麽?

女主角的説辭是,爲了讓癱瘓的男主角放棄安樂死的念頭,才做許多事取悅他,希望借此燃起他活下去的意志。意料中事發生,男朋友爲此不滿,女主角也不懂男朋友的不諒解,自己明明做著一件偉大的事——阻止一起自殺事件(當時女主角得知病人選擇安樂死時,說自己是在目睹一個人自殺)。我站在男朋友的立場,承認她所做的的確太多了,幾乎脫離了看護的職責,當女友全心全意投入在別的人身上,難免吃味、不爽。女友爲了在有限的時間里,讓病人改變安樂死的主意,推掉了男友的假期邀約。假設一種情況:今天另一半爲了工作,放棄跟你/妳的約會,頂多是工作狂;但若是抛下你/妳,跟其他人出去,難道不會有人懷疑這段感情關係?是否有那麽一丁點的違背職業操守與倫理呢?


這就好像是心理學上的反移情作用,助人者對案主產生了雙重關係。譬如看護和病人之間,除治療關係外多了其他關係。可能由於女主角看到病人曾經喜愛冒險刺激,如今半身不遂,心生憐憫,這是人之常情。病人的某些反應反引起了她相應的情感,便有意無意地利用他這樣的狀態來滿足自己的某些需求(不一定是性,也包含被認同、肯定),帶病人去旅游,被病人激勵(病人鼓勵她追求想要的生活和理想,不要太在意他人眼光,尤其是女主角愛穿黑黃條紋的褲襪,更在生日當天收到病人送的一雙褲襪作爲禮物,其動機是“單純哄她開心”還是“跟現任男友競爭,企圖得到她的芳心”,就不得而知,但顯然褲襪是送到女主角的心坎里了。)。相對的,病人也對女主角,可能多少有了移情作用,被她的開朗樂觀吸引。雙方借此滿足各自的情感。

但其實看完整部片子下來,我也不曉得女主角是否有些精神出軌,還是真的完完全全都在 幫助病人,不帶一絲其他情感(講白了就是愛意)。


總歸一句,都是人性使然。